近年来.笔者用鞭梅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1例。其中女32例,男19例;年龄l5—61岁,平均年龄39.2岁;病程2d-1月。临床表现为反复于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二.治疗方法
给予鞭梅汤治疗。组成:马鞭草30g,乌梅10g。每日1剂,水煎200mL.早晚2次温服,连服5d,不效可更服。加味法:实火可加生甘草、川连、黄芩、黄柏、石膏、知母等,虚火者加地骨皮、桑白皮、青蒿、沙参、生地、麦冬、石斛等,咽痛者可酌加玄参、马勃、桔梗、射干等。
三.治疗结果
治愈(口腔溃疡愈合,局部无不适感)36例;好转(口疮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13例;未愈(口疮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2例。总有效率96.1%。
四.典型病例
张某,女,37岁。2010年3月20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口咽灼热疼痛伴发热8d,口腔黏膜、舌、悬雍垂等处多发大小不等黄白色溃烂点,纳差,大便干结,已静脉使用抗生素5d,效不佳。T37.8C,舌红苔黄,脉数。余无殊。嘱停用抗生素.予鞭梅汤加昧治疗。处方:
马鞭草30g,乌梅10g,制大黄6g,黄芩12g,桔梗6g,鸡内金lOg,玄参10g,黄连3g,石膏lOg。水煎服,每日l剂,分2服。
同时嘱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烟酒。3日后疼痛缓解.5d后溃疡消失。
五.体会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患病率高达20%,居121腔黏膜病首位,女性略高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季节性不明显。本病周期性复发但又有自限性.临床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明显的烧灼感。
本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多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极、素体阴亏、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等因素所致。鞭梅汤系我院杭州市名中医沈玉明创制.沈老认为口疮之证乃阴阳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调整阴阳,使阴平阳秘,口腔乃和。常以马鞭草加味治疗获效。马鞭草性凉,味苦,去一切虚实之火,消痈肿而利口咽.现代研究认为其有消炎止痛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乌梅滋阴敛阳,去腐生肌,促进溃疡面收敛愈合,现代药理研究乌梅水煎剂具抗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作用及增强免疫功能。根据阴阳虚实辨证再加减用药,使方证相符,则病可愈,且价格低廉又副作用少西药治疗口腔溃疡只是对症治疗,疗效欠理想,而中药却显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