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错合畸形列为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另外两种是龋病和牙周病)。
错合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9%左右。据考古资料表明,原始人类没有或很少有错?畸形,这说明错合畸形是随着人类的种族进化而发生发展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在进化过程中,森林古猿分为两支:一支坚持在森林中生活,牙齿发达,颌骨和眉骨很突出,后来就变成大猩猩的样子。另一支渐渐习惯在地上生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直立后身体重心改变,颌骨及牙齿缩小,脑量增大面部就演化成现代人的样子。
由于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使咀嚼器官因功能减弱而逐渐退化缩小,并呈现出退化不平衡的现象。肌肉退化最快,其次是颌骨,而牙齿退化最慢,使颌骨容纳不下所有牙齿,导致牙量与骨量的不调,出现牙齿拥挤畸形,使错合畸形从无到有。错合畸形还可以从父母遗传给子女,也就是子女的面形像父母。这种遗传有个特点,就是以退化性的表现占优势。比如父亲的上颌牙弓宽大,母亲的上颌牙弓狭窄,则子女的上颌牙弓多与母亲相似。可见,遗传也是错合畸形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的变迁,错合畸形在遗传过程中又会出现变异。